跳到主要內容

服貿:戒慎恐懼,但無須過度恐懼

台大經濟系鄭秀玲教授最近提出對服貿的分析,例如國防安全等論點相當真切我也相當認同(請見本部落格前兩篇關於服貿的文章,〈福禍未依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與〈李顯龍打了馬英九一巴掌 〉),但其經濟推論與結論仍有若干方面相當不完整。一言以蔽之,鄭老師認為目前服貿的談判結果將造成「中國用掠奪性定價(低價)搶奪各市場,取得獨佔地位後再以壟斷性定價(高價)壓榨顧客」;前半段推論認為這將造成台灣中小企業倒閉、台灣勞工失業,後半段推論則認為台灣消費者被迫接受低性價比(高價格低品質)的服務。多數人民同時是勞工也是消費者,一方面會越來越沒錢賺,另一方面則被迫花大錢買爛服務。如果最終結果真是如此,那的確是值得擔憂。但我認為,鄭老師完全沒有考慮到企業角度的觀點,也就是:中國企業是否有動機要進入台灣

迷思一:中國企業進入台灣市場有利可圖?

企業進行跨國投資的最大動機,當然就是獲利。大致說來,獲利(或者虧損)是營收減去成本的結果,營收面要看市場接受的程度,成本面則是企業經營的能力與優勢。因此,我們可以將「中國企業是否有動機投資台灣」拆解成以下兩個問題:1.中國企業進入台灣之後,是否能維持低成本2.中國企業進入台灣之後,是否能得到消費者認同,甚至大到足以寡佔甚至獨佔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看起來很直觀,但事實上並不這麼簡單。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日本的吉野家到台灣開連鎖店,平均單店成本是否與日本相當?讓我們用比較直覺的角度拆解吉野家的營運成本:食材(原料)、人(人力)、水電(能源)、店租、設備與廣告(行銷)。日本的原料比台灣貴,如果運到台灣要加上運費那就更貴,所以吉野家一定會想辦法採取當地原料;日本人力比台灣貴,如果要把日本人外派到台灣成本勢必更高,所以吉野家一定會雇用當地人才;設備可能採取日本原設備也可能改用台灣設備,如果是前者會增加運輸成本,後者則會以台灣當地價格計算;水電、店面都無法運送非得用當地不可,行銷費用也得因地制宜。結論是:日本吉野家來台灣開店之後,成本勢必不會維持跟日本相同,反而會跟台灣相同等級的連鎖餐廳相近。相對的,如果日本吉野家要到成本高於日本的歐洲開店,其單店成本也會近似歐洲當地連鎖餐廳的水準。跨國經營服務業,成本結構會與當地相近,相異之處則來自於各企業的管理能力與優勢;因此,中國企業來台營運,理論上不會有太大成本優勢。

認為中國服務業進入台灣市場後的營運成本會比台灣服務業的營運成本低,某種程度上可能是個迷思。去掉能源、店租、設備、行銷這幾塊完全不可能跨國攜帶的優勢來看,真正會造成影響的是原物料與人;但原物料加上運輸成本之後可能根本不比台灣來得便宜,因此唯一可能產生影響的只有人。沒錯,平均而言中國人力是比台灣便宜,但服貿的規範是「投資20萬美金以上可申請2人來台,每增加投資50萬美金可申請增加人最多不得超過7人」,換言之,投資600萬新台幣只能有2個中國人來台灣,每增加1500萬可以多1個人,投資1.1億新台幣以上最多只能找9個中國人來台灣。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如果都已經投資了350萬美金,卻只能把9個中國人放到台灣,請問那會是中、高階管理者或者高級研發人員,還是低階員工再者,中國中、大型企業的中、高階管理者的薪水含外派加給,大概一個人就可以抵五個甚至十個台灣同等級的管理者。以這點而言,實在看不出哪裡有成本優勢可言。

第二個問題就更有趣了。根據鄭老師的說法,中國只會提供低廉而粗劣的服務,並以此攻陷台灣市場,但這完全是個不符合經濟學論述的推論。如果台灣市場會因為價格低廉就接受更粗劣的服務,這表示低階市場完全沒有被滿足,現在就應該有台灣廠商提供這樣的服務並且獲得成功,但問題是並沒有發生這些事情。因為對消費者而言,選擇產品或者服務的標準是:品質不能低於某種程度、價格不能高於某種程度,再從符合以上條件的選項中挑出性價比最高的一者。舉個例子,百元剪髮在台灣發展多年,相對於一般美髮業最低300元以上的價位,100元這個價格可以說是非常低廉。嚴格說來,百元剪髮的性價比並不差,但超低價的經營策略並沒有席捲整個市場讓美髮產業重新洗牌,因為多數消費者根本無法接受這個水準的品質。

換言之,企業的競爭力終究來自於高性價比而非單純低價格或者高品質,品質跟價格永遠互為相對。即使不說中國服務業在台灣不會有太大成本優勢(我相信絕大多數情況下甚至是成本劣勢),光是「中國服務業」這個形象,就足以讓這些企業吃盡苦頭。

我認為這些推論最關鍵的核心是:我們是否應該接受「中國服務業品質低劣」是為假設?中國市場極度不均質,一、二線城市為一類、三、四線城市為一類、鄉村為一類,完全是三種國家的消費屬性。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規模與物質生活並不輸給世界大城市,當地存在能提供高品質服務的好企業是很合理的事情。難道我們還天真地相信上海不存在能與台北相匹敵的服務業?事實上,相較於偏向三、四線城市以中低階為主的服務業者,這些提供高階服務的企業更可能選擇進入台灣市場。再換個角度思想,以企業策略布局的角度來思考:台灣是一個經濟發展較早、服務業早已飽和的地方,中國企業為什麼不選擇其他尚未飽和,同時語言跟文化又更接近的中國其他城市佈局?就市場規模跟成功率而言,台灣絕對不是一個好選擇。

釐清企業策略面之後,接著延伸出的重要問題就是:中國企業即使打入台灣市場,是否會造成台灣失業

迷思二:中國企業進入台灣市場會增加失業人口?

鄭老師的結論是這樣:「至於技術上無法跨境服務,一定要來我國設立商業據點的中國業者,因語言文化相近、資金充裕, 將嚴重威脅本地的弱勢產業,如美容美髮業、汽車維修業等,進而引發倒閉潮,造成大量失業。」這完全是個似是而非的推論。如果依照鄭老師的說法,只要「語言文化相近」、「資金充裕」,那麼像國泰金、台積電或者鴻海這些企業,要多角化跨足美髮業都可以輕鬆的打下市場。這結論另一個讓人不知所云的點在於,「造成大量失業」到底從何而來?一家中國企業最多只能派九個人來台灣,很顯然地必須聘僱台灣勞工才能創造「服務」;假設這些中國企業競爭力(特別是管理能力)真的強過台灣,那麼也頂多就是讓原本替台灣企業工作的台灣員工跑到中國企業工作。在市場規模沒有改變的情況下,整體服務供給將持平,勞動供需總和不變,當然也不會產生失業問題。除非鄭老師認為中國企業來台灣會大幅降低需求,例如原本會上台灣美髮店的人都完全不剪頭髮了,那才會發生大量失業的問題。

台灣內需市場並不會因為中國企業來台就擴大或者縮小;餅不會做大但會切得更細,讓產業重新進入洗牌階段中國與台灣企業之間的競爭趨於激烈,會對兩者有利:勞工與消費者。先談勞工面。由於企業之間競爭趨於激烈,因此對於人才的需求中、短期內將提升,這段時間內原本供過於求的勞動市場將可望回到供需平衡甚至攻不應求的情況,直到競爭力弱的企業退出市場後才會再度回到原本的平衡點。而消費者面則更為直觀,競爭激烈將使企業釋出更多利潤增加研發提升服務品質,甚至降低價格。正由於內需市場不會縮小,中國企業來台灣投資又勢必得聘雇台灣當地勞工以提供性價比更高、更具競爭力的服務,因此受損害的絕對不會是勞工或者消費者,而是台灣企業

鄭老師另一段讓人費解的文字是:「香港是前車之鑑,香港和中國簽署CEPA後,專業服務人才外流到中國,香港本地增加的是低薪、低技術、低穩定性、高替代性、高流動性的低階低薪服務工作,中階經理與專業僱員的實質薪資不是倒退,就是停滯不前。這種慘況恐將在台灣重演。」這段文字的重點有二,第一點是「專業服務人才外流到中國」,第二點是「香港本地增加的是低薪、低技術、低穩定性、高替代性、高流動性的低階低薪服務工作,中階經理與專業僱員的實質薪資不是倒退,就是停滯不前」。第一點推論所談及的現象,基本上跟有沒有CEPA、ECFA、服貿根本無關,因為高級的專業服務業人員本來就是逐利而業。即使香港真的產生這個現象,那也是因為香港人才在當地得到的薪資比在中國得到的還要低,因此決定往中國移動。這件事情在金融業可以說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如果上海的薪資比香港還高,那麼為何不去上海?即使不簽定CEPA或者服貿,香港、台灣、新加坡等亞洲國家的人才一樣會往上海集中,這只是時間快慢的問題。不光是服務業,製造業或者學術界皆然,這幾年已經有很多優秀的台灣人才往中國移動,難道這都是貿易協定造成的問題?

第二點,鄭老師談到的現象非常有趣。根據香港官方統計處的資料(見下圖),鄭老師談的現象並不是不存在,但是整體看起來並不嚴重。CEPA簽訂的時間是2003年,在那之後經理級與專業僱員的實質薪金指數(甲)整體而言呈現停滯狀態;但如果仔細看行業別,金融業成長最大,建築業停滯,而製造業、貿易業、運輸倉儲業則呈現衰退。雖有諸多產業衰退,但金融業的成長就已經把整體稱到持平,這應該解釋成:經濟自由化之後,會進一步擴大各地區強勢產業與弱勢產業的差異。但我們是否應該用這個單獨的數據就把香港經濟解釋為全然負面?



看看香港失業率的變化。香港失業率雖在金融海嘯之後提升,但之後又降回去,整體而言還是處於下降趨勢。此外,香港按收入劃分的就業人數更可以看出大致上呈現偏高薪水者增加的現象。即使不看容易受極端值影響的就業收入平均數,看就業收入中位數也是呈現走高的趨勢;此外,人均GDP除了金融海嘯隔年2009年以外也是一路成長。整體而言,香港的經濟數據非常健康,就業市場活絡、人民產值提升,我不知道為什麼鄭老師要把香港經濟看得如此糟糕。關於鄭老師提到的「香港本地增加的是低薪、低技術、低穩定性、高替代性、高流動性的低階低薪服務工作」,我無法從香港統計年報中看出端倪,同時也沒有找到相關的數據證實這個現象。但低技術高流動的派遣工問題,我想反而比較是現在的日本的問題;日本幾乎處於經濟鎖國狀態卻仍盛行派遣,顯示這可能是更大的世界趨勢造成的結果。也許鄭老師有其他資料能顯示這個現象,甚至能推論與CEPA的因果關係,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我倒是認為,假設香港的確發生這個現象(雖然數據上看不出來),那麼從失業率降低的情況看來我們反而應該解釋成:香港替原本失業的人創造出額外的就業機會,只是這些機會以短期派遣為主。如果有些人原本沒有工作,現在替他找到一份短期工作讓他有收入,旁人卻罵「怎麼沒替他找到長期穩定、薪水豐厚的工作」,大概任誰都會雙手一攤無可奈何吧。

如果香港失業率惡化的現象很嚴重、人均GDP與薪資成長率也確實停滯,鄭老師的推論就很有道理,但這些資料並沒有支持鄭老師的結論。事實上,只用一個不完全正面的經濟數據就打消其他更重要的正面經濟數據,並非好作法。



迷思三:技術移民規定寬鬆,會使許多中國移民技術性常居於台灣?

鄭老師最擔心的莫過於「技術移民」的標準一開,會造成舉家移民的情況──這議題無關企業,而是關乎中國人到台灣的微型創業。以投資金額的標準看來,台灣的確是遠比美國、英國、加拿大與新加坡來得低;日本的金額限制雖然比我們寬鬆,但其他規定卻又比我們嚴格。台灣雖然設立人數上限,但卻沒有其他備審機制做為防火牆,未來衍生的麻煩可能會很大。舉個例子,假設一對中國夫妻倆人要在台灣開餐廳,只要能成功向銀行貸款,20萬美金(即600萬新台幣)的投資規模可以說是相當容易達成。然而,假設是一家四口想舉家遷台,每增加一人就需要增加1500萬新台幣,四個人就要3600萬新台幣,這門檻對於人均GDP僅有6000美金的中國而言並不低,要光靠舉債達成的可能性也極低

圖、各國技術移民相關規定

技術移民的關鍵在於如何確實吸引高技術人才進入台灣,標準高當然有助於降低管理難度,但標準太高也會確實降低技術人才進入台灣的意願。但另一個重要問題是:人才的標準是否應該由政府制定?特別是管理或者研發人才,我們是否真的有辦法設定基準,判斷這些企業要派到台灣的高階白領是否夠資格(Qualify)?假設這件事情不僅困難而且沒有意義,比較好的方式應該是直接規範進入廠商的條件,例如參考美國、新加坡等國的規範,設定舉債比例要低於某個程度、在台灣金融機構中的淨現金需高於某個程度之類。

台灣經濟成長低於中國,相對於中國並非易居之處,但自由的社會氛圍確實可能讓某些中國人趨之若鶩。若以過去幾年台灣房地產業宣稱中國人將在台灣大幅置產,結果中國人很擺明地對台灣房地產沒興趣而言,要事前預期想依靠技術移民到台灣居住者的人數多寡並非易事。暫且不提有多少中國人會借了六百萬新台幣就來台灣,退場機制可能是更重要的事情。政府應該如何監督這些小型的服務店家,並在這些店家倒閉的時候將人遣送回中國。台灣一方面制定了很低的進入門檻,但另一方面又沒有設定退場機制,這兩者同時並立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結論:戒慎恐懼,但非過度恐懼

簡而言之,鄭秀玲老師提出的服貿真正影響應該可以分成兩塊:1.中國大型企業要不要進入台灣「投資」;2.開放技術移民是否會讓中國大舉遷台。鄭秀玲老師的角度是,中國企業會大舉侵台,而中國的一般民眾也會大量移居台灣,讓台灣的薪資倒退、消費品質下降;但這言過其實,不僅假設偏頗、證據不足同時結論過強,除了使人過度恐懼之外,不太具有建設性。例如台灣對中國出口比例佔比越來越高這點,很可能是因為中國內需市場大幅提升,造成全世界對中國的出口都大幅增加;因此,這可能是一個世界性的趨勢,而非台灣特例。鄭秀玲老師所持的立場在經濟學家中相當傾左,如果依照這個邏輯,服貿是根本不需要談的協定,因為台灣根本沒有力量阻擋中國的入侵

鄭老師最後提出的建議是:「政府應立即中止此協議,循美韓談判經驗,重新與中國展開談判。根據我國產業優劣勢情況,讓較具優勢的產業可率先開放市場,再慢慢分期開放其餘產業,才能減少市場開放對我國經濟的衝擊。」意思就是,對我們好的我們才做,對我們不好的我們不要做。這種說法我實在是完全無法理解,跟任性的孩子什麼都想要、但什麼都不想給有什麼不同?這種全然本位主義的談判角度,如果不是自大,那就是把自己當成是中國的藩屬國,才會期待對方完全無私地照顧自己。如果期待服貿協定的所有內容都傾向對台灣有利,並且「只能接受全然對台灣有利的協定」,那不如棄絕談判直接毀約就好。

國際談判是這麼一回事:你不能完全相信對方,但也不能完全不相信對方;同時,如果你不打算犧牲,那就不要期待對方會接受你的提議。如果打從一開始就認定對方所有的動機全為侵略,其實之後不論談什麼、設定多少防火牆,都無法解決這種不信任感帶來的恐懼。因此談判真正困難的點在於:我們決定要相信對方到怎樣的程度?台灣政府目前過度信任中國的態度顯然讓絕大多數人民不滿意,但我們是否應該全然採取鄭秀玲老師的觀點,完全不信任中國?

國際貿易的相對優劣勢,來自於天、地、人三項大因素。天指的是國家發展的時間點,正值成長期或者穩定期?是開發中國家還是已開發國家?文明發展程度如何?地指的是自然條件,例如面積、人口、市場規模以及自然資源等。人指的是政府的國家政策、企業的技術與管理能力以及整個國家的價值觀與文化。成事在人,歷史證明人的力量往往足以扭轉天地,貧瘠之處反而更能激發潛能。如果只是依照目前彼此產業強弱來看整個貿易佈局,最終只會敗給時間。我們必須要想好,未來到底要以怎樣的經濟利基立國,接著才是決定我們要犧牲什麼、取得什麼。政府與人民很明顯地沒有想好這些事情只會空談產業轉型,卻沒有想過台灣應該為了產業轉型應該要犧牲什麼;更糟的是,政府跟人民老是抱持一種自以為天地兼備的大國思維,這簡直是自取滅亡的捷徑。

日趨強大的中國在政治上與吾為敵、在經濟上卻是亦敵亦友,徹底否定中國對世界以及台灣的影響力絕對是一種自我閹割的做法。重啟談判絕對必要。服貿在台灣產生的爭論,從頭到尾都是程序問題造成的惡果──不夠公開透明同時缺少審慎評估,以至於沒有任何人能接受這些協定。而我擔心的始終是政府對各產業的配套措施。即使服貿真的對否些產業有利,但這些產業中的企業如果不知道如何使力,原本的優勢都可以轉為劣勢,更不要說可能透過人之力讓原本的弱勢產業取得優勢。我們是該戒慎恐懼,但是不需要過度恐懼。我們並不是在下一場必敗的棋局,但如果我們預設自己必敗,最後當然只會走向自我預言實現下的敗亡結果。

延伸閱讀
鄭秀玲教授:兩岸服貿協議對我國的衝擊分析
鄉民經濟學之二:所有的定價都(應該)是成本價
香港統計處
福禍未依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 (本部落格文章)
李顯龍打了馬英九一巴掌 (本部落格文章)

留言

  1. 我覺得一開始"鄭老師完全沒有考慮到企業角度的觀點,也就是:中國企業是否有動機要進入台灣?" 這句話的論點就已經有問題了....
    畢竟政治和經濟不可分,尤其台灣和中國在上本來就敵對關係。所有的問題,就不是單純可以用經濟和政治分開討論一個議題,而是要同時考慮。

    也就是說,"迷思一:中國企業進入台灣市場有利可圖?"這句話,就只是單純用經濟觀點考慮。如果考量到政治目的,就算沒有立即性的實質利益,但長遠來說如果能掌控台灣經濟就是最大的利益。這就是敵對國家和非敵對國家兩者會做的不同行為,非敵對國家除非有很大的利益之下,通常不會用這種手段來觸怒與其貿易的國家。因此一眛地用經濟的論點來討論這些都不可能,我也相信以經濟論點的確很多都不可能,但如果改採政治目的的話,那我相信中國企業還是會進來的,而且是以掌握市場、掌握台灣的經濟為目的。只是進來之後,又用什麼方式呢?
    首先,我也不贊同中國勞工會大量進來,因為他們不需要靠中國勞工就可以達到他們的政治目的。由於是大資本vs小資本(如果是對等資本進來那基本上不用擔心,格主Sean也說明很清楚),這個就跟當初7-11 vs 雜貨店的模式類似。相信有經過那個階段的人,都知道那時雜貨店賣的東西的價格並不比7-11貴,但最後還是被淘汰。過程我就不說明了,直接講結果就是。雜貨店被7-11取代,雜貨店的人力(老闆)-->7-11的店員、雜貨店老闆的獲利-->7-11店員的薪水。(在這過程不代表老闆一定會變成店員,也可能是老闆失業,只是說明一種替代性和獲利及薪水的下降)
    在這種產業集中到大企業的過程中,獲利也往大企業去,而剩下的越少,其他人分配也越少。也就是說中國企業如果以政治目的為前提前進台灣,這種類似7-11 vs 雜貨店的事件,就可能發生在各行各業。就如Sean格主說的那些理髮業、汽車維修業不會失業。這些人的確不會失業,畢竟技術擺在那邊,但在這種資源集中到大企業的過程中,本來台灣穩定的經濟體,都會被迫轉變,這些人的身份(職位)或者利益(薪水)都可能被迫轉換,而且薪水或利益有下降的危機。至於最後中國企業能否獲利,那都是另外一件事。

    另外,有關講到香港的人才和薪水問題,Sean格主講的沒錯,但卻忽略一點事實,那就是為什麼香港會變成那樣呢???那就是現在香港的政策沒有吸持人才的效應,表現上GDP成長很漂亮,但本質上就是讓香港越弱化。同樣地台灣經濟的問題不在服貿協議(包括任何跟外國的貿易協議),而是台灣產業結構和政府過度短視(台商也是),講白一點就算服貿協議都沒問題,中國也沒政治目的,能改變台灣人才一直外流和薪資低的問題嗎???當然不能,因為方向根本就是錯的。政府方向一直想治標而不治本,至於為什麼這個大家心裡有數。

    其實Sean格主的論點都是照規矩來的思考模式,也都很合理。
    但中國是否會用無敵意的模式,一切照經濟規矩來嗎??我們都不知道,但期待敵國的善意,那是最愚蠢的行為。

    另外一個決定性最不可信任的理由就是當國民黨跟中國服貿協議,在民進黨要求評估報告時,竟然說九月評估報告才出來,最後又被逼著7月報告才出來,結果出來的結果是2005還是2006年的評估結果。相信同樣的問題,在你工作上做了同樣的事情,老闆會怎樣處理呢???如果運氣好公司沒虧損,你估計最低也會被冷凍起來,如果公司虧損,估計直接fire都是小事,說不一定還會告你蓄意圖利廠商,叫你賠錢。所以服貿協議真的可以信賴嗎???Sean格主只是講的很含蓄說是違反程序和評估不足,但看看ECFA簽訂之後,國民黨宣示多好多好,但對中國的出口反而更弱於韓國,而且投資中國更是大幅度增加,更有趣的是受害產業為零,因為沒人申請。簽訂ECFA製造很多惡果,請問服貿協議會如何呢??就算中國沒有惡意,有很多論點也支持服貿協議好了,結果會如何呢???一個沒辦法協助產業對抗服貿協議導致產業轉變的政府,這些產業的未來是如何呢???可想而知。

    回覆刪除
  2. 相反的說
    若中國企業沒有進軍台灣的"經濟"誘因
    又為何願意開放本國市場讓台灣企業進駐
    中國政府不笨
    犧牲本身經濟優勢
    做點"讓利"
    當然會想從別處討回
    "政經"在現今世界已不能分開考慮

    回覆刪除
  3. ",鄭老師完全沒有考慮到企業角度的觀點,也就是:中國企業是否有動機要進入台灣?"

    和大陸相比, 台灣雖然土地面積很小, 但是通路渠道非常單純, 消費力又強, 投資報酬率很高, 您若有興趣, 看看台灣遊戲慘業就知了, 現在一線二線三線的大陸遊戲廠商都不把遊戲賣給台灣代理商, 直接用各種名義在台灣設立據點自己營運就知了, 因為和大陸相比, 台灣營運環境太優了 ...

    回覆刪除
  4. 如果一個人口渴了,可以進去你家自已倒水,肚子餓了,可以去你家自已添飯,但你卻不能進去他家,這公平嗎?你家可以讓人這樣嗎?

    回覆刪除
  5. 要不要先解釋這差異性在哪?

    http://images.plurk.com/f2ZK985fyoTG0hev8uACG.jpg

    回覆刪除
    回覆
    1. 走路上班,在一個小工地,一群約莫三十幾到五十出的中年男子.
      五六個人準備上工, 微雨,工地的薪水在台灣還算好的,也是中下階層的人民收入相對多的工作, 未來開放了?
      一千你做不做, 不做我叫大陸工
      別跟我說中國人不做日薪1000台幣的, 中國還很多偏鄉小鎮的想打工啊!

      三、營造及相關工程服務業
      A.建築物的一般建築工作。
      B.土木工程的一般建築工作。
      C.安裝和組裝工作。
      D.建築物竣工和最後修整工作。

      刪除
    2. 看样子你不太了解大陆用工情况,劳务工日工资大概在100到150人民币左右,按照汇率兑换大概5000到7000新台币,这还只是普通劳务工,不包括技术工人。而且大陆新生代由于这些年经济增长,根本没人愿意从事劳动输出,普通工人已经有点缺乏了,当然产业升级可以缓和这个矛盾。例如我们企业投资40亿引进杜邦的技术,除了维护人员,基本上是无人工厂,整个部门200人左右

      刪除
    3. 100~150人民幣=5000~7000 新台幣?
      WOW,平行時空

      刪除
  6. 這是政治議題和社會活動,商業分析可說沒有作用,還有看到前段我認為你該修正對教授的評論,他的經濟推論跟結論能力是經過驗證的,不認同不代表錯誤,讀聖賢書所為何事,偶爾弄髒手腳滋味更好,思之‧

    回覆刪除
  7. 關於香港那部分,你只見官方資料不見老百姓感受,跟政府有何不同?

    回覆刪除
  8. 香港的部分只看官方美化的部分 不如先看一下香港人自己對於CEPA的看法吧
    http://disp.cc/b/163-7rFw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內地大量資金流入的確為香港帶來不少商機,但這龐大資金錢背後汲及空前絕後的利益輸
      送及官商勾結,但最恐怖是地方官員被大陸收買淪為政治工具(慬記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價
      ,只要價錢合適他們做什麼也可以,特別在中國人的官場)11年過去了,香港被強行「成功」
      由一個主要以出入貿易、金融為主的城市轉形成以服務及零售為主的城市(主要服務對象
      大陸人,如果大陸人不再來港消費,香港經濟便會亮起經燈,大量從事零售業的高薪族即時
      完蛋,所以現在中共的確可以不費一兵一卒便可以左右香港人的生死,但維持現況同樣死路
      一條,因現在香港的一切繁華背後其實是一個超級泡沬...)"

      刪除
  9. 怎麼一直淡化香港薪資下降的事實,要不要看看香港本來的經濟型態改變很多

    尤其是小吃店、書店快撐不住

    這篇很明顯就是為企業角度而寫的

    回覆刪除
  10. 香港经济出现问题其实原因很多,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这些年却接连遭遇金融危机,世界大环境如此,香港岂能独善其身?大陆却利用经济发展惯性,把上海慢慢扶持成新的金融中心,部分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经济形势如此,不发展就会被别人追着打。
    其次,香港是传统的外向型经济中心,在大陆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出口产业时,香港经济繁荣昌盛,飞速发展,可是这几年大陆面临产业升级,出口产业受创的情况,产业中心慢慢向国内转移,香港受到冲击在所难免。
    曾经的亚洲四小龙,香港和台湾相像,以出口贸易为主,韩国和日本相近,以财团经济为主。在这几年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为何只有韩国仍能保持发展?诸位可以细思一番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評]雲端情人(Her)──我們都寂寞

《雲端情人》(Her)是第八十六屆奧斯卡獎最多提名獎中相當獨特的存在,不同於主流商業片,非常具有獨立製片的色彩。本片為史派克瓊斯(Spike Jonze)自編自導的作品,個人風格極強;這類電影通常容易流於自溺,但史派克瓊斯卻成功地使這部電影超脫於一般小品。 圖、西奧多啟動了O.S.One,也開啟一趟特別的生命之旅。 精神與愛情、肉體與慾望、死亡與永生 所謂的好故事,就是讓讀者摸不到劇情接下來會怎樣發展,但當底牌掀開了之後卻又一切合乎邏輯與鋪陳。《雲端情人》拿下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絕對名符其實。人與電腦相戀的情節設定並不讓人陌生,特別是許多日本動漫都有類似的情節;但《雲端情人》每一幕的鋪陳都讓觀眾感到新鮮。 《雲端情人》的第一幕開始於寂寞。單身已久的男主角西奧多(Theodore)是一位專職替人撰寫信件的上班族,每天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西奧多擁有非常特別的能力,只要看著寄信人與收信人的照片,透過細膩的表情與動作就能理解對方的情感,替寄信者寫出文情並茂的信件。西奧多傳遞他人的情感,卻壓抑自己的情感。西奧多寂寞,靠著隨機搜尋的電話性愛宣洩慾望,卻遇不到讓他有感覺的女聲,一段失敗的激情電愛瞬間變成黑色喜劇。寂寞的西奧多因著廣告購買了超智能的擬人作業系統O.S. One。西奧多專屬的O.S. One替自己取名為珊曼莎(Samantha),不僅聰明、充滿好奇心,而且還擁有人性。一場人與程式的愛情故事就此開展。

[影評]親愛的──沒有人錯了,每個人都痛了

《親愛的》是2014年一部由中國與香港合拍,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劇情片。本片票房表現不俗,在中國創下3.4億人民幣佳績;在各大電影獎中雖然並未拿下驚人的成績,但女主角趙薇的表現卻令觀眾以及影評印象深刻。 就技術而言,《親愛的》只能說是中上水準。還不錯的劇本、還不錯的導演、水準以上的演員,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我對《親愛的》的簡評是:配角太多、支線太多、設計太多、狗血太多、哭戲太多,觀影當下很容易因為演員們爆發性的演技而感動,但情緒太滿,看完以後反而失了餘味、失了後勁。但《親愛的》仍屬強悍,強悍的地方在於,這個故事幾乎是真人實事,當電影最後,導演陳可辛將這個故事中的真實原型搬出來給觀眾看的時候,還有哪個人能不為之動容? 圖、田文軍(黃渤飾演)差一點就趕上被誘拐的兒子所搭的火車。

[影評]鳥人(Birdman)──不管有多鳥,你都是個人!

《鳥人》(Birdman)無疑地是2014年最受注目的電影,在金球獎獲得七項提名、兩座大獎,在奧斯卡獎中也榮獲九項提名,提名數為本年度之冠。從電影技術面看來,《鳥人》做了許多有趣的嘗試,這些嘗試對於大型電影獎例如奧斯卡而言相當討喜;從主題看來,本片討論的「自我認同」更是主流到不行。不管編劇與導演有心或者無意,《鳥人》都注定成為今年影展上的話題。 圖、男主角雷根在紐約街頭彷彿展開雙翼。這是預告片中最誤導觀眾的一幕。 設計精巧的超長鏡頭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無疑地有盛大的野心。雖然這部電影採用的技術並不具太大實驗性,然而阿利安卓說故事的方式仍讓人相當驚喜──他幾乎不分鏡、幾乎全片一鏡到底,採取帶有高度流動性的長鏡頭處理完絕大多數劇情。當我們談到「長鏡頭」的時候,多數台灣觀眾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蔡明亮與王家衛,一種偏向靜態的長鏡頭。例如當導演採用長鏡頭表現演員的情緒轉折時,只要把鏡頭對著演員,剩下的就是讓演員發揮控制各種臉部肌肉的技巧以傳遞情感。這種靜態的、強調演員臉部表情的長鏡頭並不罕見,演員能發揮高水準演技的內心戲,幾乎都得靠長鏡頭才得以實現。